考试
1970-01-01 08:00:00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体现了一定的时空特征。阅读下列材料:

题目描述

【题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体现了一定的时空特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00年之前一组大事记:

1919年《新青年》发表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

1920年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出版;

1920年英国哲学家罗素来华讲学强调改革中国政治最好用苏俄的办法。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历史现象。该现象促成1921年中国发生了开天辟地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事件及其历史意义。

材料二  共产国际认为中国共产党进行的游击战争,建立的小块根据地是散乱的,不相关联的,必致失败的。中国的党要“反对对于游击战争的溺爱”,要以城市为中心。

      ——据1928年2月《共产国际关于中国问题的议决案》

(2)材料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中国共产党人所进行的重要革命活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主要表现及意义。

材料三  克服一切困难,团结全国人民,……实行民主改革,巩固和扩大抗日力量,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的报告

(3)中共七大召开之前的七八年间,中国革命力量是怎样联合抗日的?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会议制定的政治路线。

答案解析

(1)历史现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事件:中国共产党成立。意义: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2)表现:开展武装斗争(回答游击战争、军事斗争均可给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意义: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回答这一新道路的具体内含同样给分)(3)实行全民族抗战。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1)根据材料一“1919年《新青年》发表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1920年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出版;1920年英国哲学家罗素来华讲学强调改革中国政治最好用苏俄的办法”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2)第一小问主要表现,根据“共产国际认为中国共产党进行的游击战争”可归纳出开展武装斗争(游击战争、军事斗争);根据“建立的小块根据地是散乱的,不相关联的,必致失败的”可归纳出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第二小问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之前的七八年间,中国革命力量实行全民族抗战。1937年七七事变后开始全民族抗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小问,根据“克服一切困难,团结全国人民”可归纳出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根据“实行民主改革,巩固和扩大抗日力量,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可归纳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