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回顾历史,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先进的中国人为争取民族独立,实

题目描述

【题目】回顾历史,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先进的中国人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立宪之梦]

材料一经过了中法,中日两次的战争,中国人既受了这样一番教训,自然会转变态度,着眼在政治方面,另谋一个改造的方案,于是有打着“变法自强”的旗子来改革政治的“维新党”出现。

——摘编自顾颉刚、王钟麟《中国史读本》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戊戌变法的主要目的。据所学知识回答,这场变法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共和之路]

材料二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开拓者,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领导的革命是近代中国的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

(2)他领导的“革命”指什么?从政治制度演进谈谈它“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

[思想解放]

材料三

(3)根据材料三,表格中人物为什么会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概括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新的发现]

材料四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 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举了!

——摘编自《五四运动史》

(4)据材料四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据此指出,五四运动的核心精神。

答案解析

(1)変法图强(救亡图存)作用:在当时社会起到思想启蒙作用。(2)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推动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进程。(3)成为领袖原因:出国留学或考察,受西方文化影响;作用:新文化运动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中国思想近代化。(4)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巴黎和会上日本取得管理山东的权利)核心:爱国主义

(1)据材料“经过了中法、中日两次的战役,中国人既受了这样一番教训,自然会转变态度,着眼在政治方面,另谋一个改造的方案,于是有打着‘变法自强’的旗子来改革政治的‘维新党’出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主要目的是变法自强(救亡图存)。据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2)由材料“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开拓者”及所学可知,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因为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推动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所以说“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3)据材料三的材料可知,出国留学或考察,受西方文化影响,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胡适、鲁迅领导了1915年发生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中国思想的近代化。(4)据材料四“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吞并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巴黎和会上日本取得管理山东的权利),当时学界组织游行的目的是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据此可知,五四运动的核心精神是爱国主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