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中国近代有一首竹枝词写到:两地情怀一线通,有声无影妙邮筒。材
题目描述
中国近代有一首竹枝词写到:“两地情怀一线通,有声无影妙邮筒。”材料中的通讯方式是
A.无线电报
B.书信
C.有线电话
D.互联网
答案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分析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由材料里的“一线通、有声无影妙邮筒”可以知道,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架设有线电报,商人、记者、亲朋好友都用上了有线电报,故选C。
同上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相关试题
123.下列对中餐离桌分让式分菜方法表述不正
300.建筑工程按主体建筑工程、导流工程、交
(判断题)现场检查是银行监管的重要手段之一,
22、“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
“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习近平说,这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相同点是
建筑领域安全生产行政法规体系初步形成于()年
【多选题】 旅游企业常用的国际结算方式有汇付
诗句“汉水波浪远,巫山云雨飞"出自
相贯线的形状取决于两回转体各自的()、()和
航空公司和航班号的对应关系是什么
合并与破裂()
旅馆工作人员发现罪犯却知情不报或隐瞒包庇的,
计算题:图示为某220kV输电线路中的一个耐
随着物流配送系统的计算机系统的建立和电子商务
.总结主体部分的外部形式,不包括以下哪一个?
对危重病人,下述哪项是对的:
有关STM-N的帧结构,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人要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