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

题目描述

【题目】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 经济篇

材料一 (他们)已经创造了一种…木构长屋。这种住宅十分别致,基础全系桩木构筑,……铺设地板,地板以上立柱、架梁、敷椽、盖顶。

——《七千年前的奇迹》

(1)根据以上材料,“他们”应该属于哪里的原始居民?

探究二 制度篇

材料二 《史记》记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材料三

(2)材料二反映了西周实行的哪一政治制度?

(3)结合所学,在下面写出材料三示意图中①②对应的内容。

(4)材料三示意图反映出秦朝开创了一套怎样的政治体制?秦朝在地方上推行的制度是什么?

(5)结合所学知识,秦朝为巩固统治还采取了哪些措施?请举两例说明,

探究三 文化篇

材料四

观点一:以德治国,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体察民意。

观点二:治国须“严刑峻法”。

观点三:“治大国如烹小鲜。”不要抚民,要“无为而治。”

观点四:天下兼相爱别治,交相恶则乱。

(6)请把与材料四的观点相对应的学派填在下面的表格里,

观点序号

观点所属学派

观点一

 

观点二

 

观点三

 

观点四

 

 

 

答案解析

(1)河姆渡人(2)分封制(3)丞相、地方政府(5)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开凿灵渠,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任意两点即)(6)材料序号观点所属学派观点一儒家观点二法家观点三道家观点四墨家

(1)依据材料信息“已经创造了一种…木构长屋。这种住宅十分别致,基础全系桩木构筑,……铺设地板,地板以上立柱、架梁、敷椽、盖顶”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干栏式房屋;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干栏式房屋。(2)依据材料信息“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西周实行的分封制,分封亲属和功臣。(3)依据所学可知,秦统一后建立了一整套中央集权的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设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地方推行郡县制,太尉掌管军事、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国家大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故①②对应的内容是丞相、地方政府。(4)依据所学可知,秦统一后建立了一整套中央集权的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设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地方推行郡县制。(5)依据所学可知,为了巩固统治,秦始皇还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开凿灵渠,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6)依据材料信息“以德治国,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体察民意。”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依据材料信息:治国须“严刑峻法”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法家思想;依据材料信息““治大国如烹小鲜。”不要抚民,要“无为而治。”可知,道家学派主张无为而治,故此内容反映的是道家学派的思想;依据材料信息“天下兼相爱别治,交相恶则乱”可知,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故此内容反映的是墨家学派的主张。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