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2 02:42:56

抗战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有着不同于其他阶段的特点。阅读材料,完

题目描述

【题目】抗战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有着不同于其他阶段的特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37年8月12日至11月12日在上海工厂联合迁移委员会和工矿调整处共同努力下,共迁出民营工厂148家,工人2100多名,机器物资12400吨(未迁出上海的工厂有2270家)。内迁的工厂第一步先迁到武汉,第二步再迁四川,据统计:到1940年6月沙市、宜昌失守时,沿海沿江迁入四川的民营工厂共计245家,物资总约9万余吨。这批迁川厂矿企业分属的行业系统是:冶金工业1家;机械工业103家;电气工业18家;化学工业40家……迁川厂矿主要来自上海(104家)、汉口(90家)、南京(10家),其余来自南北各省。迁移地址90%以上均在川东重庆、巴县一带,少数在成都和川西各县。自抗战爆发,沿海沿江的民营厂矿渝鑫钢铁厂、顺昌机器厂、大公铁工厂、天原电化厂、龙章造纸厂等40余家率先迁移重庆。

材料二:统制经济政策是抗战时期国民党和国民政府,在以国防建设为核心的总方针下,制定和推行的最重要的经济政策。国家财政为服从战争需要,依靠行政的法律手段,直接干预或管制生产、流通、分配等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和国民经济各个部门。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战期间大批工厂内迁的重要意义。

(2)根据材料概括统制经济政策的重要特点,分析其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影响。

 

答案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抗战期间大批工厂内迁的重要意义主要从对工业自身的意义以及对抗战胜利的意义两个方面进行概括。(2)统制经济政策的重要特点主要突出政府干预经济力度加大即可。统制经济政策有利于官僚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影响主要突出不利于民营企业发展即可。

(1)意义:保存了大批工业免受战争损失,支持了中国持久抗战,改变了工业地区布局;(2)特点:对经济各个部门的控制和干预大大加强;影响:官僚资本膨胀,民族资本处于不利境地。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