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民族交融是指几个或多个民族在共同的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上相互影

题目描述

【题目】民族交融是指几个或多个民族在共同的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上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民族之间差别逐渐缩小,甚至形成一个从来没有的新民族。民族交融的方式有多种,探究下列民族交融的方式,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进入阶级社会后民族交融的初步发展时期,诸侯国之间频繁的兼并战争,大大加强了中原地区与周边民族的联系,促进了民族交融。

材料二:张骞始开西域之迹。

——《汉书》

材料三: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趋向。   

(1)材料一中提到的“诸侯国”和西周的哪一政治制度有关?依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促进了民族交融的方式是什么?

(2)材料二指的是西汉时期的哪一历史事件? 该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案解析

(1)分封制。诸侯国之间频繁的兼并战争。(2)张骞通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3)促进江南地区的开发和民族的交融。

(1)材料一中提到的“诸侯国”和西周的分封制有关。分封制的实施加强了周王室与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密切了西周与周边少数民族的联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巩固了国家的统治。据材料一“诸侯国间频繁的兼并战争,大大加强了中原地区与周边民族的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促进了民族融合的方式是诸侯国之间频繁的兼并战争。(2)据材料二“张骞始开西域之迹。”可知,这是指的汉朝时期的张骞通西域。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汉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往。(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是在西晋后期。西晋后期以来,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浪潮中,更多的北方人迁到江南,南迁的人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据材料三可以看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口迁徙的方向是由北向南、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迁往中原,中原人口迁往江南;根据已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口迁徙是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和民族融合,为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