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交融是指几个或多个民族在共同的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上相互影
题目描述
【题目】民族交融是指几个或多个民族在共同的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上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民族之间差别逐渐缩小,甚至形成一个从来没有的新民族。民族交融的方式有多种,探究下列民族交融的方式,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进入阶级社会后民族交融的初步发展时期,诸侯国之间频繁的兼并战争,大大加强了中原地区与周边民族的联系,促进了民族交融。
材料二:张骞始开西域之迹。
——《汉书》
材料三: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趋向。
(1)材料一中提到的“诸侯国”和西周的哪一政治制度有关?依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促进了民族交融的方式是什么?
(2)材料二指的是西汉时期的哪一历史事件? 该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案解析
(1)分封制。诸侯国之间频繁的兼并战争。(2)张骞通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3)促进江南地区的开发和民族的交融。
(1)材料一中提到的“诸侯国”和西周的分封制有关。分封制的实施加强了周王室与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密切了西周与周边少数民族的联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巩固了国家的统治。据材料一“诸侯国间频繁的兼并战争,大大加强了中原地区与周边民族的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促进了民族融合的方式是诸侯国之间频繁的兼并战争。(2)据材料二“张骞始开西域之迹。”可知,这是指的汉朝时期的张骞通西域。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汉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往。(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是在西晋后期。西晋后期以来,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浪潮中,更多的北方人迁到江南,南迁的人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据材料三可以看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口迁徙的方向是由北向南、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迁往中原,中原人口迁往江南;根据已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口迁徙是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和民族融合,为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相关试题
【多选题】 空气炮使用时应检查【】。(技能鉴
【单选题】 《化妆品卫生标准》中,对化妆品的
交易前客户服务的主要目的是为开展良好的客户服
在中国近代史上,出现了一个特殊的阶层买办。此
(单选题)石油钻井用柴油机的最低稳定转速至最
(单选题)“比德”的审美方式是()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
属于我国公民享有的最根本的,也是公民享有其他
【填空题】 学前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养成优
(2016年鄂州卷) 某班开展历史知识竞猜活
我国现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下,属于中央固定收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下列事项中,会导致欧
洲际导弹通常指射程大于8000公里的远程弹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的规定,下列选项
据《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记载,191
调节阀的安装方向?为何要这样安装?
华裔科学家高锟获得200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我国当代第一个以法律形式出现的教育目的是(
企业管理过程主要包括两个系统:社会技术系统和
大部分计算机内的减法实用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