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材料一:如今是不是网民已经成为中学生是否“现代”的重

题目描述

【题目】    材料一:如今是不是网民已经成为中学生是否“现代”的重要标志。网络丰富了我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给中学生带来一些困扰。长期沉迷于网络,可能导致多种问题的发生,甚至使人走上犯罪的道路。

材料二:据报道,某校未满18周岁的学生李某,迷恋网络游戏,不能自拔。为了获得上网的费用,先因殴打他人被拘留,后因持刀抢劫,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三年,并处罚金2000元。

(1)材料表明网络是把双刃剑。我们应该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2)材料二李某的行为中,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分别是什么?

(3)犯罪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4)材料二警示我们远离违法犯罪应该怎么做?

答案解析

(1)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要学会“信息节食”;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2)一般违法行为:殴打他人;犯罪行为:持刀抢劫。(3)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4)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杜绝不良行为;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1)本问考查对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根据所学知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共存,我们要善于运用网络的优势,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为此,从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要学会“信息节食”;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等角度分析说明。(2)本问考查对法不可违的认识和理解。根据对社会的危害性,结合违反法律的类别,我们可以将违法行为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以及刑事违法行为,也可以分为一般违法和严重违法。我们通常通过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方式进行判断此种行为属于何种违法行为。据此,材料中的殴打他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持刀抢劫属于犯罪行为。(3)本问考查对犯罪的基本特征的认识和把握。根据所学知识,从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受刑罚处罚性等角度进行回答。这是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依据教材知识进行回答即可。(4)本问考查对如何让预防违法犯罪的认识和理解。根据所学知识,从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杜绝不良行为、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等方面进行说明即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