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历史证明,制度和机制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阅读

题目描述

【题目】    历史证明,制度和机制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变化表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材料二 “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材料三  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了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北戴河会议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试验,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化。

材料四  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途中,多次发表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姓“社”不姓“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实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发展才是硬道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导致这一改变的原因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什么?党和政府为实现“最高利益”所编制的建设规划是什么?全国人民“积极奋斗”取得了哪些成就?请例举两例。

(3)材料三反映了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的哪两个严重失误?

(4)材料四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5)综上所述,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答案解析

(1)变化:由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原因:土地改革完成。(2)最高利益:工业化 规划:“一五”计划。 成就: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任写2点)(3)严重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4)南方讲话/南巡讲话(5)政策的制定要符合国情,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等。改革创新才能使国家富强。社会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

(1)根据材料一的表格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我国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农民翻身成为国家的主人,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2)依据材料二“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的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回答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工业化,党和政府为实现“最高利益”所编制的建设规划是一五计划,1957年底,一五计划超额完成,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武汉长江大桥建成。(3)依据材料三“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了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北戴河会议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试验,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化”的信息,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两个严重失误。(4)依据材料四“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途中,多次发表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姓“社”不姓“资””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了南方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促进了经济的发展。(5)综合上述材料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我们应该制度政策要符合国情,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改革创新才能使国家富强。社会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