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教育的变革,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以下材料,回

题目描述

【题目】教育的变革,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

——梁启超《变法通议》(《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1905年9月2日,清廷正式颁发上谕废除科举。同年清廷下令设立学部,在全国遍设新式学堂,制定《重订各级学堂章程》,统一规定全国各地学堂的学制,学堂兼学中学与西学。同时选派留学生出国和鼓励自费出洋,学成归国,经考核均授予功名。

——王宪明蔡乐苏《中国近现代史述要》

材料三: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任用蔡元培为教育总长。蔡元培提出用国民教育、实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取代前清学部提出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教育方针,推行养成共和国国民健全人格的教育方针。

——白寿彝《中国通史·近代后编(下)》

(1)材料一中梁启超如何看待教育的重要性?列举“百日维新”中关于文化教育方面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晚清政府的教育改革措施。

(3)阅读材料三,简要分析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措施以及教育方针的进步意义。

 

答案解析

(1) 兴校育才(发展教育)是变法图强的根本策略。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等。 (2) 废除科举制;设立学部;广设新式学堂;建立新学制;重视留学教育等。 (3) 废除了封建主义教育。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广泛传播;促进了资产阶级文化教育的发展;有利于近代化人才的培养。

(1)根据材料一中“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的信息可知,梁启超认为兴校育才、发展教育是变法图强的根本策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百日维新”中关于文化教育方面的主要措施有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等。(2)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根据材料二“1905年9月2日,清廷正式颁发上谕废除科举”和“同年清廷下令设立学部,在全国遍设新式学堂”和“同时选派留学生出国和鼓励自费出洋,学成归国,经考核均授予功名”的信息可知,晚清政府的教育改革措施是废除科举制;设立学部;广设新式学堂;建立新学制;重视留学教育。(3)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根据材料三“蔡元培提出用国民教育、实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取代前清学部提出的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教育方针”的信息可知,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措施是:废除了封建主义教育。这种教育方针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广泛传播;促进了资产阶级文化教育的发展;有利于近代化人才的培养。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