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03:03:27

2012年对于中美关系来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是尼克

题目描述

【题目】2012年对于中美关系来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是尼克松总统访华40周年的纪念年,同时又是美国总统大选之年。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对美国也进行了正式访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面为二战时期的美国宣传海报

(1)材料一中的美国宣传海报反映了怎样的历史背景?

材料二有人说,在日内瓦期间,周恩来总理要同杜勒斯握手,被杜勒斯拒绝了。实际上并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其实,不管“握手”的具体细节是否存在,都无损于周恩来的形象,也不影响人们对当时美国对华政策的判断。杜勒斯无视中国代表存在的态度,使美国与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握手”的机会消失了,中美两大国家继续彼此隔绝与对抗,待到周恩来和尼克松日后来弥补这段隔绝岁月,已经是20世纪七十年代的事了。从宏观大局来说,当时的杜勒斯确实不愿意与中国总理周恩来握手,这个“说法”本身是具有历史真实性的。因此,在日内瓦会议之后,“握手”倒真的成了中美关系的象征性词汇。

——熊向晖《关于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握手的传闻》

(2)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反映出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1972年2月21日,在为到访的美国总统举办的欢迎宴会上,周恩来与尼克松相互敬酒。尼克松访华是中美关系史上重要的一页。它标志着中美在对抗20多年之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开始,为以后中美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七十年代中美关系改善的主要原因。

材料四真正的中美关系由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于1979年的“破冰之旅”开始,通过访美,双方在台湾问题的解决上达成共识,并认同邓小平提出的“中美关系有一个好的基础,就是两国在发展经济、维护经济利益方面有相互帮助的作用。中国市场毕竟还没有开发出来,美国利用中国市场还有很多事情能做”。

(4)综上所述,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分析中美关系时冷时热的症结所在。

答案解析

(1)根据“二战时期的美国宣传海报”可知美国宣传海报体现的是中美结盟合作关系,题中的英文“HELP CHINA”有助于答题。(2)变化:根据“中美两大国家继续彼此隔绝与对抗”可知,二战至新中国成立初期,中美由二战时的盟友关系变成了敌对关系。原因:根据二战后美国推行的霸权主义政策、意识形态的对立和美国敌视社会主义中国等方面分析回答。(3)结合所学知识,注意从中国、美国及世界局势来全面分析作答。(4)题干中已提示从政治、经济两方面来回答中美关系的冷热变化,政治方面,可从意识形态的不同以及台湾问题分析,经济方面,可从中美相互依存的关系分析作答。

(1)背景:二战时中美两国结为盟国,相互合作、共同反对法西斯侵略。(2)变化:中美由二战时的盟友关系变成了敌对关系。美国对华奉行全面遏制政策,中美处于全面对抗时期。原因: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意识形态的对立;美国敌视社会主义中国。(3)原因: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在国际事务中作用重大;②中国对付来自苏联威胁的需要;③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需要;④孤立中国的政策破产;⑤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4)政治:中美在意识形态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且双方缺乏战略互信;涉台问题。经济:逐渐形成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