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8 23:49:38

“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

题目描述

【题目】“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据统计,西汉到清末,历代宗室、百官得谥者共10473人,而明清两代就有5935人,占总数的57%左右。这反映了

A. 官僚机构日益膨胀

B. 思想控制日趋严密

C. 行政效率不断提高

D. 追谥准则渐趋完善

答案解析

古代高官大臣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从材料“从汉到清末,历代宗室、百官得谥者共10473人。而明清两代就有5935人,占总数的57%左右。”可以看出明清时期思想控制日趋严密,故B项正确。明清得谥号的官员多并不意味着官僚机构的日益膨胀,故A错误。明清得谥号的官员多与行政效率无关,故C项排除。“追谥准则渐趋完善”没有体现材料的本质,故D排除。

B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