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中国人民近代历史的探索和追求经历一个始而言技(学技术),继而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人民近代历史的探索和追求经历一个始而言技(学技术),继而言政(学制度),进而言教(学思想)的艰苦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至恭亲王奕䜣等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材料二:三权分立,然后政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三:我中国今日欲脱满洲人之羁缚,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以期建立中华共和国。

——邹容《革命军》

材料四:五四运动猛烈地冲击和荡涤了几千年来的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为新思想、新文化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开辟了道路……一批先进的青年知识分……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这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并使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一、二、三分别出自哪些政治派别的观点?他们分别领导了什么运动?

(2)材料二、三的救国方式及政治目标有何不同?

(3)在对待西学问题上,材料一、二有何异同?

(4)五四运动发生在哪一年?据材料四,概括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

答案解析

(1)材料一:洋务派的观点,材料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观点,材料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观点;他们分别领导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2)材料二的救国方式是变法、改革,政治目标是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材料三表现的救国方式是革命,政治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3)材料一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认为应该在不触动封建体系的情况下向西方学习科技;材料二认为中国传统的封建帝制存在着缺陷,应效法西方建立君主立宪制。(4)1919年;解放了思想,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1)根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曾国藩是洋务派代表人物,代表洋务派的观点;材料二康有为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代表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观点;材料三“以期建立中华共和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观点;所以他们分别领导了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2)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救国方式是变法、改革,政治目标是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材料三中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救国方式是革命,政治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对待西学问题上,材料一中洋务派开展了洋务运动,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认为应该在不触动封建体系的情况下向西方学习科技;材料二中维新派开展了维新变法,认为中国传统的封建帝制存在着缺陷,应效法西方建立君主立宪制。(4)根据材料四“为新思想、新文化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开辟了道路……一批先进的青年知识分……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这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并使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并举行示威游行。五四运动解放了思想;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