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12:03:38

先秦时期和宋代是儒学形成、发展的两个重要时期,对中国古今的社

题目描述

【题目】先秦时期和宋代是儒学形成、发展的两个重要时期,对中国古今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民族心理素质的养成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儒家学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变。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了“仁”和“礼”的主张。后来孟子和荀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在人性论方面,二者的观点是一致的。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学说,他的学说和孔子的学说被后人称为“孔孟之道”。荀子主张“性恶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主张。

材料二:朱熹强调,“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仁者必然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仁民爱物;仁者境界与佛老境界的最大不同,就是在于强调……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就是要设法“正君心”,因为只有君心得正,才能正纲常、正百官,而后国治、天下平。

材料三:先秦时期到宋代儒家学说中有不少名言警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民为邦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博施济众”“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统谊也”“养浩然之气”“舍生取义”“和为贵”。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有几处说法不符合事实?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错在哪里。

(2)材料二中朱熹是怎样发展孔子的仁学的?应如何理解他所说的“正君心”?

(3)根据材料三,从政治方面、道德修养方面加以说明儒家思想在当代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从先秦时期到宋代儒学不断发展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答案解析

(1)“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不是“战国”应为“春秋”;“孟子和荀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在人性论方面,二者的观点是一致的”孟子和荀子在人性论方面观点“不一致”。(2)第一小问,“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仁者必然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仁民爱物;仁者境界与佛老境界的最大不同,就是在于强调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仁是一切道德价值的本源;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第二小问,“只有君心得正,才能正纲常、正百官,而后国治、天下平”使国君接受和实践儒家思想。(3)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政治方面: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团结;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有利于今天完善政治建设。道德修养方面:所倡导的道德规范意识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和为贵思想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第二小问,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1)两处.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不是“战国”应为“春秋”;孟子和荀子在人性论方面观点“不一致”.(2)发展:仁是一切道德价值的本源;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理解:使国君接受和实践儒家思想.(3)政治方面: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定团结;以人为本的治国思想有利于今天完善政治建设.道德修养方面:所倡导的道德规范意识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和为贵思想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认识:儒学的发展不断适应统治者和时代的需要(或与时俱进);儒学对中国古今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民族心理素质的养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