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7 10:31:44

在中国历史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似乎是一个永恒的政治主题。

题目描述

【题目】在中国历史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似乎是一个永恒的政治主题。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中枢权力体系及其相应的地方控制网络。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哀帝说:“丞相者……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但明太祖朱元璋却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

材料二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短促)”。

材料三  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竭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但到宋朝,宰相只能站着同皇帝议事。据说是宋太祖改变这一做法的,有一天,宰相范质等人向宋太祖奏事,开始大臣们还坐着,宋太祖称自己眼睛昏花看不清,让大臣们近前指给他看。等范质等人回到原处,座位已被撤掉。此后宰相大臣就只好站在皇帝面前议事了。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议”须“众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请归纳有关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焦点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西周、秦、元三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

(2)西汉、宋代、明朝的丞相权力先后有何变化?

(3)宰相大臣由坐到站再到跪的上朝礼仪变化,反映了怎样历史发展趋势?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过程,主要考查学生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1)根据材料信息并联系所学可知,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焦点问题是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问题。结合所学可知,西周、秦、元三朝分别实行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2)西汉、宋代、明朝丞相权力的变化,联系所学可知,经历了内外朝制度、二府三司制度和废除宰相制度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相权不断受到削弱直至取消,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3)联系所学可知,我国封建社会君主专制发展过程中,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受到限制和削弱。

(1)皇权与相权问题;中央与地方的问题;周实行分封制;秦实行郡县制;元在地方推行“行省”制度。(2)西汉:实行内外朝制度,以宰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沦为外朝,权力大大削弱;宋朝:中书门下行使宰相权力,设置枢密使、参知政事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行政权和财政权;明朝:废掉了丞相,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3)趋势:皇权逐渐加强,相权不断受到限制和削弱。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