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8 01:20:57

中国人对民主政治的认识和探索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阅读材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人对民主政治的认识和探索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敌今日欧洲各国,什九皆属虚戴君主之共和政体也……其为制也,有一世袭君主称尊号于兆民之上,与专制君主国无异也。而政无大小皆自内阁出,内阁则必得国会多数信任于始成立者也。      

——梁启超《新中国建设问题》

材料二:  民国初年,一时间,“集会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党会既多,人人无不挂名一党籍。”……1913年第一届国会选举,国民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正当宋教仁(国民党竞选负责人)踌躇满志地准备组阁时,还没待第一届国会召开,就被袁世凯派的刺客暗杀于上海火车站。

                                       ——《近代中国人对民主道路的探索》

材料三:  我们的国家是属于四个民主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动的封建阶级、官僚资产阶级的分子不能列入人民的范围。等到他们彻底悔悟和改造后才能取得人民的资格。中国的少数民族也应该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内,承认他们的自治权。因此,我们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国名是很恰当的。

——《关于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虚戴君主之共和政体”是指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这种政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及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民国初年” 的“民国”是怎样建立的?并指出“民国”确立的政体及政治领域的新现象。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昙花一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民主政治建设成就。与西方相比,“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政治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答案解析

(1)政体:该政体既有君主又属于共和制,结合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可知,这是君主立宪制;特点:依据材料“有一世袭君主称尊号于兆民之上,……而政无大小皆自内阁出,内阁则必得国会多数信任于始成立者也”来看,君主立宪制下,君主只是名义上国家元首,内阁掌握行政权,内阁对议会负责。(2)民国建立:依据辛亥革命的影响可知,1911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孙中山的领导下发动了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政体:依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中华民国的规定来看,中国民国借鉴了美国的三权分立,实行民主共和制;新现象:中华民国相对于之前清政府的统治来看,在政治领域形成了政党政治;原因:可以从当时资产阶级自身和国家的社会状况来分析,当时封建势力强大,封建思想观念根深蒂国,而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因此资产阶级的统治只是昙花一现。(3)成就:依据材料“人民民主专政”“少数民族也应该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内,承认他们的自治权”并结合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可知,新中国长期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势:依据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国名是很恰当的”并结合中国的民主政治可知,相对于西方国家来说,中国最大的优势是人民当家作主。

(1)政体:君主立宪制;特点:君主名义是国家元首;内阁掌握行政权,内阁对议会负责。(2)1911年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政体:民主共和制政治领域。新现象:政党政治。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封建势力强大;封建思想观念根深蒂国。(3)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优势:人民当家作主。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