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探索

题目描述

【题目】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探索前行,虽然出现过严重失误,但最终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让我们一起回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材料二:

材料三:公社的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

材料四:1959年至1961年,我国经历了一个“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其困难的严重程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是空前的,恐怕也是绝后的,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关于困难局面的成因,几十年来却经历了一个不相同的表述过程。

(1)我国制定了哪一计划改变了材料一中的落后现象?这一计划的起止时间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这组图片反映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的完成有什么重大意义?

(3)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曾出现过的哪一严重失误?

(4)材料四提到的“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你认为造成这一困难局面的客观原因有哪些?当时党中央采取了什么措施应对困境?

(5)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答案解析

(1)计划:一五计划。时间:1953-1957年。(2)事件:三大改造(或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意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4)客观原因:三年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的行为。措施:1960年,党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全面调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5)社会主义建设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要实事求是;要从国情出发等。(答出一点且言之有理即可)

(1) 根据材料一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我国工业相对落后,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国于1953-1957年,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以发展重工业为主,"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2)根据材料二中的图片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我国开始了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根据材料三“公社的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以后,由于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曾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困难。(4)根据材料四“1959年至1961年,我国经历了一个“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的信息,三年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的行为使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困难时期。我们党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例如1960年,党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全面调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起到了较好的效果。(5)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要实事求是;要从国情出发,制定政策要客观,生产关系要符合生产力的发展,不要急于求成。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