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甲)

题目描述

【题目】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巨,臣之妾畏巨,臣之客欲有求于巨,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巨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诽谤于朝市,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战国策》)

(乙)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①有少孺子②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③,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④,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⑤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选自《说苑》)

(注)①舍人:门客:指封建官僚贵族家里养的帮闲或帮忙的人。②小孺子:年轻人。③三旦:三天。④委身曲附:缩着身子紧贴树枝,弯起前肢。附,同“跗(fū)”,脚背。⑤务:一心,一定。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于是入朝见威王______

②臣诚知不如徐公美______

③宫妇左右莫不私王______

④今齐地方千里______

⑤不顾其后之有患也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②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

【3】请从(甲)(乙)两文中各找出或提炼出一个成语。

【4】请比较邹忌和少孺子进谏的相同点。

①从进谏方式看,邹忌与少孺子:________________

②从进谏结果看,威王与吴王: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于是入朝见威王”意思是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见”是“拜见”的意思;“臣诚知不如徐公美”意思是我知道自己确实比不上徐公美,“诚”是“确实”的意思;“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意思是宫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私”是“偏爱”的意思;“今齐地方千里”意思是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地方”是“土地方圆”的意思。“不顾其后之有患也”意思是却不考虑身后的祸患,“患”是“祸患、灾难”的意思。【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翻译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一句中,“初”是“刚刚”,“若”是“好像”的意思,故可翻译为“命令刚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宫门前和庭院内像集市一样”;“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一句中,“欲”是“想要”,“取”是“捕捉”,“而”是转折连词,“但是”,“傍”是“侧,旁边”的意思,故可翻译为“想捕捉这只蝉,但不知黄雀在它旁边”。【3本题考查成语的识记能力。从甲文第三段“群臣进谏,门庭若市”,可知成语有“门庭若市”,意思是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像市场一样,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从邹忌的劝谏中可概括出“从谏如流”,意思是听从规劝像流水一样自然。形容乐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谏:直言规劝。从乙文“螳螂”“蝉”“黄雀”可知是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意思是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①从进谏方式看相同点:甲文《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文章通过邹忌以自身经历对齐王进行类比从而得出直言不易的道理;乙文通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故事向吴王说明道理,两篇文章都是采用设喻(类比、讽谏)的方式,含蓄委婉地指出君王的过失。②从进谏结果看相同点:从甲文第二段,乙文最后一句“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都可看出威王和吴王都接受了劝谏,并且付诸了行动。参考译文:甲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知道自己确实比不上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于我,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惧怕大王的,全国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齐威王说:“你说的很好!”于是就下了命令:“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们,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上书直言规劝我的人,给予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朝拜齐威王。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之中不战自胜。乙吴王想要攻打楚国,告诉他的近臣们说:“敢进谏的人处死!”吴王的门客中的一个年轻人想进谏可是又不敢,于是每天他都在怀里揣着弹弓、泥丸到王宫的后花园,露水湿透了他的衣服,像这样过了许多天。吴王对他说:“你过来,苦于什么事要把衣服沾湿成这样啊”(年轻人)回答说:“园子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它在高处鸣叫,吸饮露水,却不知一只螳螂在它身后;螳螂弯曲着身子紧紧贴附在树枝上想捕捉这只蝉,但不知黄雀在它旁边;而当黄雀伸着脖子想要啄螳螂时,却不知道我的弹丸在它下面呢。这三个都只考虑到眼前利益,却不考虑身后的祸患。”吴王说:“说得好啊!”于是就取消了这次出兵。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