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08:58:31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历史悠久。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历史悠久。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是一个能量很大的皇朝,它统一中国后出于政治和经济上的需要,组织了一系列大规模的人口迁移,第一类是"实关中",第二类是戍边和开发新区。

西晋末年,发生了八王之乱,……中原汉族中王室贵族和富户、大户相继南迁,以致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很多侨乡。

安史之乱历时八年,….从湖北荆州至湖南常德一带,因移民而增加户口十倍。

北宋末年,由于战乱,北方居民为逃避灾难,大批人口南下,进一步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元朝统一以后,许多汉族人民来到边疆地区,为那里的开发作出了贡献,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批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

清代后期,朝廷鉴于国际形势之险恶,对台湾的战略意义有所认识,不仅完全解除了对移民的限制,还在厦门、汕头、香港等地设立"招垦局",以提供资助和优惠来促进对台湾的移民,为日后的发展在人口上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  闯关东"是中国近代向东北移民的略称,闯关的以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人为多。为什么要去闯关东,因为随着日、俄势力进入东北,满清对东北的移民禁忌形同虚设,还因为随着日、俄对东北的开发,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第三,因为内地曾发生了光绪3年、民国18年、民国31年三次大灾荒,内地居民扶老携幼,结队成群,逃荒到东北,以投靠亲友,并可开种荒地。可以说,今天东北超过8成人的祖先,都是那个时期的移民。

抗日战争时期河南人沿陇海铁路的西北大移民。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及以后半个多世纪的移民路线。一是生产建设兵团:成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又有10万来自上海的知识青年和鲁、豫、赣、蜀等省的农民加入兵团,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当年10万转业官兵,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吸纳了20多万名来自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和自治区内城市的知识青年。二是三线建设:"三线"如果从卫星上俯瞰,三线地区是甘肃乌鞘岭以东、京广铁路以西、山西雁门关以南、广东韶关以北的广大山区腹地,16年中,国家在属于三线地区的13个省、区投入巨资,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等,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三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劳动大军奔往东南沿海和农民工进城。四是出国潮,……估计也有几百万人的。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古代代人口迁移的方向。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移民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知识,分析现代国移民的原因。

答案解析

(1)方向:根据“第二类是戍边和开发新区”得出向从中原向边疆地区迁移;根据“中原汉族中王室贵族和富户、大户相继南迁”得出从北方向南方迁移;根据"实关中"得出从其他地方迁往政治中心。原因:根据“由于战乱,北方居民为逃避灾难,大批人口南下”得出躲避战乱;根据“第二类是戍边和开发新区”得出开发边疆;根据“以提供资助和优惠来促进对台湾的移民,为日后的发展在人口上奠定了基础”得出经济上的谋生;根据“出于政治和经济上的需要,组织了一系列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实关中”得出政治统治需要。影响:根据“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批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得出加强民族融合,推动中国各地经济文化联系与交流;根据“进一步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得出促进被迁入地经济的发展;综合材料一,得出对于中国人口分布状况的形成有着巨大影响。(2)特点:根据“因为随着日、俄势力进入东北,满清对东北的移民禁忌形同虚设”得出为抵抗外来侵略而移民;根据“抗日战争时期河南人沿陇海铁路的西北大移民”得出移民的原因是为了躲避外来侵略。(3)原因:根据“成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又有10万来自上海的知识青年和鲁、豫、赣、蜀等省的农民加入兵团,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当年10万转业官兵,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吸纳了20多万名来自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和自治区内城市的知识青年”“三线建设”得出新中国成立,为了开发边疆和国防建设需要;根据“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得出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根据“改革开放以来的劳动大军奔往东南沿海和农民工进城”“出国潮”得出改革开放后城市的发展的吸引力和学习先进技术。

(1)方向:①向从中原向边疆地区迁移;②从北方向南方迁移;③从其他地方迁往政治中心。原因:①躲避战乱;②开发边疆;③经济上的谋生;④政治统治需要。影响:①加强民族融合;②促进被迁入地经济的发展;③推动中国各地经济文化联系与交流;④对于中国人口分布状况的形成有着巨大影响。(2)特点:①为抵抗外来侵略而移民;②移民的原因是为了躲避外来侵略。(3)原因:①新中国成立,为了开发边疆和国防建设需要;②工业化建设的需要;③改革开放后城市的发展的吸引力和学习先进技术。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