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明朝既有一个个叱咤风云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谱写一曲不畏强暴抗击

题目描述

【题目】明朝既有一个个叱咤风云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谱写一曲不畏强暴抗击外敌的热血颂歌,也有杨帆驰骋、傲视群雄、踏浪高歌的辉煌。

(戎马一生杀尽倭寇留正气)

(1)观察图一,指出图中箭头所指的地区发生了什么?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图二人物是谁?为遏制这一事件,他取得的一次辉煌战役发生在哪里?

(杨帆踏浪和平之旅耀千秋)

(3)图三是郑和下西洋的航线图。最远到哪里?共有几次?

(4)通过图四郑和和哥伦布航行对比,说说郑和下西洋的特点有哪些?

答案解析

(1)明朝抗倭斗争;原因: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懈。(2)戚继光;浙江台州。(3)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七次。(4)①时间早; ②次数多;③规模大; ④ 人数多;

(1)依据图片信息“明朝抗倭”“日本”并结合所学可知,图一中箭头所指的地区发生了明朝抗倭斗争;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明朝中期,随着日本国内社会动荡加剧,特别是由于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懈,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所到之处,杀居民,劫财货,无恶不作,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坏。(2)结合图片信息,根据所学可以得知,图中的人物是戚继光。明朝政府派戚继光抗击倭寇,他率领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取得了抗倭的重大胜利,后来他又率军开赴福建、广州抗倭,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戚继光的抗倭斗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反抗外来民族侵略并取得胜利的斗争,戚继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 (3)依据所学可知,1405年到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4)从图表中不难看出:时间上,郑和下西洋始于1405年,哥伦布始于1492年,由此可见郑和下西洋时间早;航行次数上,郑和下西洋共7次,哥伦布共4次,由此可见郑和下西洋次数多;规模方面上,郑和下西洋大小船只200多艘,哥伦布最少3只,最多17只,由此可见郑和下西洋规模大;航行的人数上,郑和下西洋约2.7—2.8万人,哥伦布最少90人,最多1500人,由此可见郑和下西洋人数多。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