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30 09:30:22

2016年3月8日,外交部部长王毅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

题目描述

【题目】2016年3月8日,外交部部长王毅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记者会上表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努力目标是助力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选择是坚持自身的和平与发展,同时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专家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正逢其时。当今世界,国际政治的社会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地球村”“休戚与共”等成为描述时代特征的高频词。面对世界各国发展的共同性、利益的共同性、挑战的共同性、治理的共同性,单一国家的命运叠加为人类的共同命运。这一理念顺应时代潮流,引领全球治理,体现国际责任,占领国际道义和集体行动的制高点。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知识,分析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正确性。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包含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规律的客观性原理、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等,分析某一行为的正确性即分析其合理性,可以从必要性和重要性等角度的进行分析,而必要性主要是分析其理论依据与现实依据,由材料“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正逢其时,当今世界,国际政治的社会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地球村’‘休戚与共’ 等成为描述时代特征的高频词”,“这一理念顺应时代潮流”可知,提出该理念的必要性一是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二是规律是客观的,必须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规律相结合,结合材料阐述即可;由材料“这一理念顺应时代潮流,引领全球治理,体现国际责任”能够思考到该理念的重要性,即有利于世界的繁荣与稳定,而该理念是一种意识,因此可以结合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进行阐述。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顺应了时代潮流。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维护世界的繁荣与稳定。③规律是客观的,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展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中国顺应时代潮流,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体现。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