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3 04:20:21

某学校组织以“青铜·华夏文明之光”为主题的游学活动。

题目描述

【题目】某学校组织以“青铜·华夏文明之光”为主题的游学活动。

活动一  (参观学习 追本溯源)  同学们在参观国家博物馆青铜文化展厅时记录了以下内容

(1)以上四位同学收集的青铜器资料,从用途上分类分别属于哪一类别?(选择对应正确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A.酒器             B.食器           C.兵器             D.乐器

同学甲:(   )    同学乙:(   )    同学丙:(   )      同学丁:(   )

活动二  (收集整理 回归课堂)  同学们在分组收集夏商周三代青铜文明成果时制作了如下学习卡片

(2)依据活动二,概括利簋的史学价值。

活动三  (古今纵横 论证感悟)  同学们在国家博物馆看到了以下文物

(3)依据活动三,并结合所学回答,虎蓥是在中国近代哪次战争中被英国军官从圆明园劫掠的。说出我国追索流失文物采取的主要方式。

(4)追索流失文物需要每一个中国人的参与,请你为宣传追索流失文物设计一项活动方案。

要求:紧扣主题,活动方案切实可行;说出具体做法。

答案解析

(1)根据活动一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同学甲记录的玉援青铜内戈是用作兵器的,同学乙记录的青铜器是用作酒器,同学丙记录的青铜方鼎是用作食器,同学丁记录的青铜器是用作乐器。故答案是C、A、B、D。(2)根据“利簋的发现,除澄清了以往关于武王伐纣具体日期的疑感,还证实了《尚书・教等》、《逸周书・世俘》等文献的记载”可知,利簋的史学价值是澄清了武王伐纣的具体日期;证实了上古文献的记载。(3)根据活动三“1860年被英国军官……圆明园劫掠”等信息可知,虎蓥是在中国近代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国军官从圆明园劫掠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在1856-1860年,欧洲列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10月,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悍然出动军舰袭击广州城,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同意和英国共同出兵,英法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爆发了.这次侵略战争实际上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所以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根据“近年来,我国已逐步建立综合使用外交斡旋、协商谈判、执法合作、司法诉讼等方式的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模式”可知,我国追索流失文物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外交斡旋、协商谈判、执法合作、司法诉讼。(4)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组织志愿者,向社会宣传追索流失文物的重要性、设计关于追索流失文物的小礼品,如书签、纸扇子等送给家人朋友,宣传追索流失文物等。

(1)C、A、B、D(2)澄清了武王伐纣的具体日期;证实了上古文献的记载(3)第二次鸦片战争;外交斡旋、协商谈判、执法合作、司法诉讼(说出两点即可)(4)言之有理,符合题目要求即可给分。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