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以下是小明同学制作的一期历史小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以下是小明同学制作的一期历史小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史书的哪种体例?“五帝本纪”中的人文初祖是谁?“卷六十三”中哪位思想家提出“事物的对立面能够相互转化。”

(2)图二中的人物是谁?该人物为哪一宗教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3)图三的发明出现于哪一朝代?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4)图四中“宫城”在当时又称为什么?它在建筑史上有何地位?

(5)综合上述图片为该小报设一主题。

 

答案解析

(1)纪传体通史(1分);黄帝(1分);老子(1分)(2)玄奘(1分);佛教(1分)(3)北宋(1分);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1分)(4)紫禁城(1分);它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1分)[(5)源远流长、成就辉煌的中华文化(意思接近即可得分,1分)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图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史书的纪传体通史;纪传体通史:以人物为纲,按时间顺序,连贯地记述各个时代史实的史书体例。这一史书体例,为西汉司马迁所创并成功应用于《史记》中;“五帝本纪”中的人文初祖是黄帝;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是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卷六十三”中老子提出“事物的对立面能够相互转化。(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图二中的人物是玄奘;玄奘是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玄奘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前后十七年学遍了当时的大小乘各种学说,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并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玄奘及其弟子共译出佛典75部、1335卷。玄奘的译典著作有《大般若经》《心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西游记》即以其取经事迹为原型。玄奘被世界人民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其爱国及护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世界和平使者。他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相, 不畏生死的精神,西行取佛经,体现了大乘佛法菩萨,渡化众生的真实事迹。他的足迹遍布印度,影响远至日本、韩国以至全世界。玄奘的思想与精神如今已是中 国、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图三的发明出现于北宋;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北宋庆历间(1041-1048)中国的毕昇发明的泥活字标志活字印刷术的诞生。他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人,比德国人约翰内斯·古腾堡活字印刷术早约400年。它的主要作用是: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图四中“宫城”在当时又称为紫禁城;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北京故宫以太三大殿为中心,占地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它在建筑史上的地位是;它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述图片都是围绕着,中国古代的文化和文明的发展引发的,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出发地啊你和精华所在,不论是建筑还是人物都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文明可以命名为源远流长的中国文明。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