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16:10:05

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折射出了历史的沧桑巨变。阅读材

题目描述

【题目】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折射出了历史的沧桑巨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中春联:“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

材料二 1945年,在成都流传着一副对联:“中国捷克日本,南京重庆成都”。

材料三 1946年,某地农村百姓家中春联:“抗战胜利一元复始,和平建国万象更新”。

(1)材料一的春联反映了什么历史问题?                                

(2)材料二的对联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分析这一事件产生的国际历史意义。 

(3)指出材料三春联出现的历史背景。并结合历史事实说明这副春联的愿望是否能实现,并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

(1)由材料“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可知,尽管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但是它反封建并不彻底,封建思想依然存在。(2)事件:由材料“中国捷克日本”可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国际意义:结合所学可从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大贡献、提高中国国际地位、推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等方面进行说明。(3)背景:由材料“抗战胜利一元复始,和平建国万象更新”并结合所学可知,其背景为抗战的胜利和重庆谈判的举行。理由:结合所学可知,和平建国方案最终是没有实现的,因为1946年国民政府撕毁了和平协议,发动全面内战。

(1)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封建思想依然存在。(2)事件: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国际意义:①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②推动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壮大社会主义力量。③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3)背景:抗战胜利后,人民渴望和平;国共举行重庆谈判,确定了和平建国的基本纲领。不能实现。理由:1946年国民政府撕毁和平协议,发动全面内战。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