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7 07:20:34

魏晋南北朝时,外来宗教佛教在中国盛行,儒学开始吸收了佛教和道

题目描述

【题目】魏晋南北朝时,外来宗教佛教在中国盛行,儒学开始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佛教也吸收儒学的精髓,渐趋中国本土化。这说明

①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融为一体

②中外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③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点

④外来文化的传入推动了社会实践的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解析

①选项的说法不符合事实,错误;一方面,外来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优秀外来文化会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另一方面,材料也没有体现外来文化对社会实践的作用,故④错误;材料强调,在中国盛行的外来宗教佛教,吸收儒学的精髓,渐趋中国本土化,同时,中国的儒学也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这说明中外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也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点,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故②③正确。故选C。 内涵意义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这也适应了文化发展多样性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兼收并畜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即能做到博采众长,所以中华文化能在不断创新中永续向前发展

C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