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7 02:20:02

政治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和重要环节,中国政治现代化的

题目描述

【题目】政治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和重要环节,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发展有着自身发展的历史性、现实性和前瞻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一届政协”的政治架构下,一方面正如亨廷顿所说的,“一个现代化政治体系的安定,取决于其政党的力量”。在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实现了大国秩序的重构,推进了国家一体化的进程,促进了政治体系的良性运转;……究其原委,“一届政协”是发端于西方的共和政体在中国的实现形式,它根植于中国的历史、社会和文化的土壤之中,在现代国家政治建设中凸显中国气派、民族神韵,具有极强的容纳性与适应力。

——摘编自覃敏健《试论“一届政协”的历史方位》

材料二  我们的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制度,不能搞西方那一套。社会主义国家有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做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就这个范围来说,我们的效率是高的,我讲的是总的效率。

——摘自《邓小平文选》

材料三  为什么放弃联邦制而采取民族区城自治?(1949年)9月7日,周恩来向政协代表作过解释:“中国是多民族国家,不管人数多少,各民族间是平等的。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但是今天帝国主义者又想分裂我们的西藏、台湾甚至新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希望各民族不要听帝国主义者的挑拔。为了这一点,我们国家的名称,叫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不叫联邦。”

——摘编自陈扬勇《〈共同纲领〉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促进建国初政治体系良性运转的条件。

(2)据材料二,概述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制度在中国民主政治中的历史地位。

(3)据材料三,分析新中国放弃联邦制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进步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政治制度的选择应遵循什么原则?

答案解析

(1)条件:根据“在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实现了大国秩序的重构”得出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根据“具有极强的容纳性与适应力”得出政治协商制度的容纳性与适应力。(2)优越性:根据“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做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我们的效率是高的”得出执行力强,行政效率高。地位:结合所学,可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民主政治的核心等角度分析总结。(3)原因:根据“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得出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根据“各民族间是平等的。任何民族都是有自决权的”得出中国各民族是平等的,有自决权;根据“今天帝国主义者又想分裂我们的西藏、台湾甚至新疆”得出防止国家分裂。进步意义:结合所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可从维护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保证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等角度总结回答。(4)原则:综合材料可知,政治制度的选择应符合本国国情。

(1)条件: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政治协商制度的容纳性与适应力。(2)优越性:执行力强,行政效率高。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民主政治的核心。(3)原因: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各民族是平等的,有自决权;防止国家分裂。进步意义: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有利于保证少数民族当家做主,行使民主权利。(4)原则:符合本国国情。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