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23:24:03

王安石是一位理论上的先行者,希望走出一条不同于历史的道路。

题目描述

【题目】王安石是一位理论上的先行者,希望走出一条不同于历史的道路。

材料一(王安石)向皇帝保证任用熟于“理财”的人就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司马光……认为,“理财,非古代的政府所为。政府应该确保它的政策不会妨碍人民使自己富裕起来。税收只是为了让政府能维持秋序。

——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

材料二王安石变法……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1)据材料一,指出王安石、司马光争论的焦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王安石为实现“民不加赋而国用饶”而推行的措施。

(2)据材料二,指出王安石重视商品货币作用的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王安石的教育理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围绕这一理念在科举制度方面的改革措施。

答案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解题的能力,(1)第一小问焦点,王安石主张任用熟于“理财”的人,而司马光认为“理财”非古代的政府所为,分歧在于要不要“理财”。第二小问措施,依据教材内容,归纳王安石变法富国之法的内容。(2)本小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以及调动知识解题的能力。王安石重视商品货币作用的原因,材料二中关键信息:“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概括即得。(3)本小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以及调动知识解题的能力。第一小问理念,材料三中“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强调注重实用。第二小问措施,依据教材内容,归纳王安石变法取士之法的内容。

(1)焦点:要不要“理财”。措施:市易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青苗法、免役法。(2)原因:宋代商品经济活跃;王安石的思想有前瞻性。(3)教育理念:注重实用。措施:废除明经科(废除诗赋取土),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