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准确把握时代特点,科学对
题目描述
【题目】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准确把握时代特点,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同一个梦想,走出了一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制度建设篇】
材料一
(1)为新中国成立做筹备工作的会议是什么?图片中宪法的性质是怎样的?
【经济发展篇】
材料二 1952~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单位%)
——资料来源: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2)表中数据的变化与哪一事件有关?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三 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3)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定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思想引领篇】
材料四
(4)图中会议上确立了怎样的思想路线?材料中所说的“现实的马克思主义”是指什么?
答案解析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性质: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或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或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意义: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或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理论。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新中国成立做筹备工作的会议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图片中宪法指的是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的性质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或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2)分析材料二的表格数据可以看出,1956年资本主义经济趋于零,这与社会主义三改造有密切关联;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确定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会议反映的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上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依据材料“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种能够为老百姓带来福祉的“现实的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可知,这个“现实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改革开放的理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所说的“现实的马克思主义”指的是邓小平理论。
相关试题
爱国主义是个人为捍卫和实现国家利益而终身奋斗
下列不能按生产领用量扣除外购应税消费品已纳消
【标准答案】电视剧《人民名义》中,陈岩石的“
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代
纺织业是经济的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的评价因素
186、2018年9月1日起实施的《上海轨道
货币时间价值中计算终值所必须考虑的因素有(
启创立的王位世袭制一直影响到()
理论上,HSDPA的下行物理层最大速率可达到
以下属于析构函数特征的是()。 (1.0分)
某企业家说,“企业要靠无形资产来盘活有形资产
合同填写完毕后,填写人员应及时将有关合同文本
如果个体对环境保持积极态度,就会克服环境中的
定量研究主张研究者应积极与被研究者交往。(
连接掩护梁和底座的四连杆机构有何作用?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划属于( )项目管理的范畴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活性顺序为酮大于醛。(
Monica _______to menti
下列属于异常心理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