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交往,无论是民族之间的交往还是与外国外邦之间

题目描述

【题目】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交往,无论是民族之间的交往还是与外国外邦之间的交往都能促进国家发展。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张骞始通两域之迹”“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可见张骞初行西域的艰辛,但是若不是张骞通西域。安有佳种自西来;何况张骞通西域为后来那条西方交流的道路奠定了基础。

(1)材料一中派张骞出使西域的是哪位皇帝?张骞出使西域为后来哪条道路奠定了基础?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精神品质?

材料二 

(2)请参照材料二地图,写出这条重要通道的起点A,与终点B的名称

A:        B:       

材料三  汉武帝还大力开辟海上交通,汉朝先后开辟了多条海上航线,中国的丝绸等物品经过这条航线转运到欧洲地区。千百年来,在这条古老的东西交往的大路上,各国人民共同谱写出千古传诵的友好篇章。

(3)汉武帝大力开辟海上交通,汉朝开辟的海上航线被称为什么?

材料四  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倡议聚焦发展这一根本性问题,推动全方位互联互通,帮助有关国家打破发展瓶颈,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是名副其实的和平、合作、共赢之路。

(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我国今天重铸“丝绸之路”,共建“丝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意义?

答案解析

(1)汉武帝。丝绸之路。开拓进取(或坚韧不拔、忠贞爱国、百折不挠、务实守信等任意一点即可)(2)A:长安;B:大秦(或欧洲)(3)海上丝绸之路(4)实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的合作共赢、共同发展。(言之有理皆可)

(1)依据材料一“张骞始通两域之迹初,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可见张骞初行两域的艰辛,但是若不是张通西域,安有佳种自两来;何况张骞通西域为后来那条东西方交流的道路奠定了基础。”可知,派张骞出使西域的是汉武帝;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以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目的虽然没有达到,但张骞出使西域为后来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因此我们应该学习张骞开拓进取的精神(或坚韧不拔、忠贞爱国、百折不挠、务实守信等)。 (2)依据材料二图片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汉朝时,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出发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欧洲的大秦(罗马),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因此丝绸之路图中字母A、B所代表的地方分别是长安和大秦(或欧洲)。 (3)依据材料三“汉武帝还大力开辟海上交通,汉朝先后开辟了多条海上航线,中国的丝绸等物品经过这条航线转运到欧洲地区。……”可知,汉武帝大力开辟海上交通,汉朝开辟的海上航线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汉朝时先后开辟了多条海上航线,其中更重要的一条航线是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斯里兰卡)。中国的丝绸等物品经过这条航线在转运到欧洲地区,这条航线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 (4)依据材料四“倡议聚焦发展这一根本性问题,……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董、相互信任、是名副其实的和平、合作、共之路。”可知,我国今天重铸“丝绸之路”,共建“丝路经济带”有利于实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共赢与共同发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