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30 07:17:48

2017年2月7日晚,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圆满

题目描述

【题目】2017年2月7日晚,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圆满收官。这档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旨的节目,自开播之日起就受到观众关注,在荧屏内外引发一股古典诗词阅读品评高潮。

有专家认为,《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以深沉隽永的独特气质,引领国民价值观念的转变和生活方式的升级,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为聒噪浮华的综艺市场注入了一股“清流”,在很大水平上满足了人们对于内容和信息量的诉求,缓解了社会的“文化焦虑”。此外,节目借助新媒体渠道碎片化、事件化、社交化的流传方式,使更多样的节目信息在网络社群中扩散,延宕,放大节目自身的新闻价值和社会影响,形成“文化现象”,使这些直抵人心的文化内容在大众化的综艺节目包装下获得更广泛的受众面和更强的受众黏性。

也有专家认为,文化类节目固然主题各有着重,但大多集中在文字、诗词、历史等人文范畴,形式根本停留在背诵、记忆层面,对文化内涵的发掘还不够深刻,与现实生活的接洽还不甚严密,创作者应进一步在选题和详细表示手段上拓宽思路、锐意创新,尽力寻找与现代受众的需求、认知以及知识构造相符合的内容,从而进一步施展其文化效能。

(1)结合材料和认识论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不同的专家对这样一档节目会有不同的认识。

(2)结合材料,运用创新意识和社会进步的知识,说明应如何推动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创新。

 

答案解析

(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和认识论知识,分析说明为什么不同的专家对这样一档节目会有不同的认识。考查认识具有反复性知识。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要受到主体和客体条件的制约。从认识主体来看,会受到主体立场、观点、知识构成、能力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不同的专家对这样一档节目会有不同的认识;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的特点,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作为客体的电视节目内容复杂,形式多样,影响到人们对其性质和作用的认识。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创新意识和社会进步的知识,说明应如何推动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创新。本题知识要求明确:创新意识和社会进步的知识。就是运用辩证否定观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审视节目的播放效果和观众需求,适应变化发展的新情况和新要求。通过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推动节目的创新。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要受到主体和客体条件的制约对电视节目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会受到主体立场、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认识过程具有反复性的特点,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作为客体的电视节目内容复杂,形式多样,影响到人们对其性质和作用的认识。(2)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要立足于社会实践,用辩证否定观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审视节目的播放效果和观众需求,适应变化发展的新情况和新要求。通过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推动节目的创新。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