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文言文阅读

题目描述

【题目】文言文阅读

华佗①治病

佗行道,见一人病咽塞,嗜食而不得下,家人车载欲往就医。佗闻其呻吟,驻车前视。语之曰:“向来道边有卖饼家蒜齑大酢②,从取三升饮之,病自当去。”即如佗言,立吐蛇③一枚,县④车边,欲造佗。

佗尚未还,小儿戏门前。逆见,自相谓曰:“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疾者前入坐,见佗北壁县此蛇辈约以十数。 

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⑤,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⑥勿逐。守瞋⑦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选自陈寿《三国志》)

[注释]①华佗:东汉末医学家,是“建安三神医”之一,医术高明。②蒜齑大酢:齑(jī):捣碎的姜、蒜、韭菜等。酢,同“醋”。③蛇:这里指一种寄生虫。④县:同“悬”,悬挂。⑤差:这里指差不多就能好。⑥使:使者。⑦瞋:同“嗔”。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人车载欲往就医(就:靠近,到) B.语之曰(语:告诉)

C.无何弃去(去:离开) D.守瞋恚既甚(甚:甚至)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嗜食而不得下/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隆中对》)

B.从取三升饮之/久之,目似瞑《狼》)

C.见佗北壁县此蛇辈约以十数/此独以跛之故(《塞翁失马)

D.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3】下列句子的句式与“车边病是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舜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唐雎不辱使命》)

C.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桃花源记》)

D.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4】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华佗两个儿子的对话侧面写出了华佗医术高超。

B.从第一则故事中可以看出华佗已经用此法治好了十几位病人。

C.第二则故事中华佗没有用药物,而是用精神疗法为病人治病。

D.第二则故事中的郡守因脾气盛怒引发疾病,幸亏遇到华佗妙手回春。

【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佗闻其呻吟,驻车前视。

②守瞋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答案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翻译。D.句意:郡守大怒得更加厉害。甚,更加。故选D。【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表转折,却\表转折,却;B.代词,指蒜齑大酢\补齐音节,不译;C.介词,用\介词,因为;D.代词,他的\表示祈使语气;故选A。【3本题考查文言句式。例句是一个判断句式。A.倒装句式,正确语序应为“舜于畎亩之中发”;B.判断句式,“……者,……也”表判断;C.省略句式,省略了主语“村中人”和宾语“渔人”;D.被动句式,士兵多有被他所用的人;故选B。【4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D.“郡守因脾气盛怒引发疾病”有误,而是因为脾气盛怒而治好了病。故选D。【5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闻,听到。其,代词,他。驻,停驻。前,上前。(2) 瞋恚,生气、恼怒。甚,更加。而,表顺承,就。译文:华佗行在路上,看见一个人患咽喉堵塞的病,想吃东西却吃不下,家里人用车载着他去求医。华佗听到病人的呻吟声,停下车马上前诊视。告诉他们说:“刚才我来的路边上有家卖饼的,有蒜泥和大醋,你向店主买三升来吃,病痛自然会好。”他们马上照华佗的话去做,病人吃下后立即吐出蛇(这里指一种寄生虫)一条,把虫悬挂在车边,想到华佗家去(拜谢)。华佗还没有回家,他的两个孩子在门口玩耍。迎面看见他们,小孩相互告诉说:“像是遇见咱们的父亲了,车边挂着的‘病’就是证明啦。”病人上前进屋坐下,看到华佗屋里北面墙上悬挂这这类寄生虫的标本大约有十几条。有一名郡守得病,华佗认为这人极其愤怒差不多就能好了,于是多次接受他的礼品而不加以医治,没有多久丢弃他而离开,留下书信辱骂他。郡守果然大怒,命人追赶捕杀华佗。郡守的儿子知道情况,嘱咐使者不要追赶。郡守大怒得更加厉害,吐出几升黑血就痊愈了。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