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1 06:25:03

(告别陋习)

题目描述

【题目】(告别陋习)

材料一 公共场所乱扔垃圾、车窗抛物、践踏草坪……这些行为在我们的生活中屡见不鲜。为了制止这些不文明行为的蔓延,某校综合实践活动小组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部分数据统计如下:

你是否有过上述行为

你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人

遇到这些行为你是否会及时制止

有43.39%

有60.62%

会24.5%

没有56.61%

没有39.38%

不会75.5%

 

(1)以上调查数据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 长期以来,一些不文明行为一直处于道德谴责层面,而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约束。从2016年起,国内多个城市将此类不文明行为列入违法行为,违者将依法受到处罚。为此,有市民提出:不能混淆道德与法律的界限,应该谁的“地盘”谁做主!

(2)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

(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道德建设的认识,材料中对不文明行为的调查数据表明,社会生活中存在一些不文明行为,部分公民缺乏文明素质,文明意识淡薄,缺乏责任感等,紧扣材料,言之有理即可。(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德治与法治的认识,首先要求学生认识到题文中的观点割裂了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是错误的;其次,理由从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1)在我们的社会中存在一些不文明的现象,一部分人文明意识淡薄、道德素养低下,制止不文明行为的人少,缺乏责任感和勇气。(2)不同意这种观点。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