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战争与格局

题目描述

【题目】【战争与格局】

材料一:“一战”爆发时,首先挑动战争的德国企图用武力取得“阳光下的地盘”;“二战”爆发时,再次首先挑动战争的德国企图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德国首先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一战”中最残酷的战役是什么?二战中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3)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团结是这场战争取胜的重要原因,除建立联盟外,再写一件二战中的具体事例说明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材料二:“二战”结束后,形成了两极格局,到1991年底,苏联解体,美国和苏联长达半个世纪的对抗宣告结束,旧的世界格局终结,新的世界格局形成。

(4)材料二中“新的世界格局”在政治上表现为什么?

答案解析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4年6月28日,在检阅军事演习后,斐迪南大公夫妇在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地区的首府萨拉热窝,被一名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这就是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它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在经济大危机的打击下,德国的政治危机十分严重,1933年希特勒上台,逐渐集总统和总理大权于一身,成为国家元首。希特勒一上台就着手建立法西斯恐怖独裁统治,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因此德国首先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原因分别是第一次是萨拉热窝事件(或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第二次是摆脱经济危机(回答符合题意即可)。(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6年发生在法国境内的凡尔登战役是一战时期最残酷,死亡人数最多的战役之一,此后,法军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1942年1月1日,美、苏、英、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布签字国保证在战争中互相合作,不与轴心国单独媾和。这一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因此,“一战”中最残酷的战役是凡尔登战役;二战中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标志是《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欧洲战场结束三个月后,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加速了日本的灭亡。这充分证明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团结是这场战争(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取胜的重要原因。(4)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1年底,苏联解体,美国和苏联长达半个世纪的对抗宣告结束,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迄今还没有定型。欧盟、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因此材料二中“新的世界格局”在政治上表现为政治多极化。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