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斯给秦始皇写了一封奏疏,要求焚毁“妖言惑众”的书籍……士人们对暴政怨愤异常,流言遍布天下。秦始皇勃然大怒……下令把这些人押到骊山的山谷中,全部坑杀……他们绝大部分是儒生。

材料二  康、雍、乾三朝,文祸极盛……徐骏的诗集里有“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的诗句,便牵强附会地说“清风”二字是影射清朝。雍正定徐骏犯了诽谤朝廷罪,立即处死。……这种做法不仅仅是砍掉许多会思考的头颅……             

——材料一、二摘自《中国二十王朝覆亡全景:天朝落日》

材料三   14世纪前后,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发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材料四   18世纪,正当法国的旧制度衰败的时候,以伏尔泰为旗手的思想家发起了一场运动,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进行猛烈抨击,宣扬自由和平等的思想。

(1)历代统治者为加强思想控制,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材料一、二分别反映的是什么措施?这些措施产生了哪些相同的消极影响?

(2)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实质是什么?这一运动有什么历史作用?

(3)材料四的伏尔泰思想推动了欧洲社会的重大变革。举出两例说明。

(4)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开眼看世界,思想解放潮流一浪高过一浪,请问发生在19世纪末中国的哪一事件在中国社会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答案解析

(1)焚书坑儒; 文字狱;①造成社会恐怖②摧残了人才③禁锢了思想④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答出任意两点即可)。(2)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3)法国大革命    俄国1861年改革  (4)戊戌变法.

(1)根据材料一中 “李斯、秦始皇”等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在思想上实行焚书坑儒;根据材料二中 “康、雍、乾三朝,文祸极盛”等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清朝统治者还在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统治者经常从知识分子的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曲解,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人们称这种做法为“文字狱”。由此可知, 材料二分别反映的是文字狱;焚书坑儒和文字狱的相同消极影响是:①造成社会恐怖②摧残了人才③禁锢了思想④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答出任意两点即可)。(2)根据材料三中 “14世纪前后,新兴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等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反映的是文艺复兴运动。14世纪前后,处于欧洲贸易最繁华的地中海区域的意大利,兴起了很多城市国家,开始产生新兴的资产阶级。他们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提倡人文主义思想,即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文艺复兴的实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的兴起,它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3)根据材料四中 “18世纪、伏尔泰、宣扬自由和平等的思想”等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四反映的是思想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启蒙运动的伏尔泰思想推动了欧洲社会的重大变革,例如:法国大革命    俄国1861年改革  (4)根据所学知识,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开眼看世界,思想解放潮流一浪高过一浪,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主张变法图强,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掀起了戊戌变法运动。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