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微信、微博等互联网平台出现大量的虚假信息,很多属于网络谣言。

题目描述

【题目】微信、微博等互联网平台出现大量的虚假信息,很多属于网络谣言。

(1)针对散布谣言的行为,有人认为:“这是公民的言论自由,不承担法律责任。”你赞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2)在日常生活中,公民应该如何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

(3)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中学生可以履行哪些义务呢?

 

答案解析

(1)不赞同。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但是,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滥用言论自由是法律不允许的。散布谣言,已经超出了法律允许的范围,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造谣者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要以合法的方式进行。(3)言之有理即可。

试题分析:(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言论自由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属于是什么和为什么的角度,首先要求学生认识到散布谣言的做法是违法的,所以题文中的观点是错误的,理由从言论自由不是绝对是,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以及散布谣言的危害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得分。(2)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正确行使权利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运用能力。根据教材知识,从尊重他人权利、不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以合法的方式行使等四个方面回答即可得分。(3)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