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7-29 03:36:01

    从20世纪90年代初,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G)启用

题目描述

【题目】    从20世纪90年代初,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G)启用开始,移动通信系统迭代更新,经历2G、3G、4G。2019年10月,工信部颁发了国内首个5G无线电通信设备进网许可证,标志着5G时代的到来。

5G因极高的速率、极大的容量、极低的时延受到大多数人期待的和热捧的同时,互联网上也有质疑的声音:有人说,5G本质上只是传输速度的提升,不要期待5G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太大的改变;有人说,零延时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笑话;还有人从硬盘技术的角度,说明5G并不实用……

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相关知识,分析人们对5G移动通信技术产生争议的原因。

答案解析

本题以“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等知识的把握,重点考查考生的政治认同、公共参与、科学精神素养,考查学生快速获取信息、正确调用知识、准确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本题属于原因类的试题,知识限定明确,要求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相关知识,分析人们对5G移动通信技术产生争议的原因。解答时首先明确考查的知识范围,主要包括:真理的含义及特征、认识的过程等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分析。通过材料“主流媒体认为5G技术传输速率高、网络容量大、延时短、甚至是零延时”,而“互联网上有不同的声音:有人说,5G本质上只是传输速度的提升,不要期待5G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太大的改变;有人说,零延时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笑话;还有人从硬盘技术的角度,说明5G并不实用……”可知涉及答题要素有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人们的认识具有差异性。由于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人的认识受到主客体因素的制约,使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运用上述答题要素,分析人们对5G移动通信技术产生争议的原因。

①认识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人们的认识具有差异性。由于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就会对5G移动通信技术产生不同的认识,存在差异是正常的。②人的认识受到主客体因素的制约,使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存在差异是必然的。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