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汉书·食货志》(1)由材料可知,西汉建立后,统治者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形势?(2)汉初这种经济形势是怎样造成的?(3)材料中的“上”是谁?他和汉初的其他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措施改变这种景象?最后出现了什么结果?

答案解析

(1)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到处是一片荒凉的景象。(2)秦的暴政和秦末长期战乱造成的。(3)汉高祖。他和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最后出现了“文景之治”的治世景象。

(1)根据材料中的内容“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可见西汉建立初期社会穷困,经济萧条,到处是一片荒凉的景象。(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造成西汉初期的经济状况的原因有:秦的暴政和秦末长期战乱,历经长期楚汉相争,经济穷困,社会动荡;北方匈奴大规模南下,骚扰边境等。​(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指的是当时的皇帝汉高祖;为改变汉初经济困境,汉高祖和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最后出现了“文景之治”的治世景象。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