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4 05:15:00

2017年1月3日,为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精神教育部要求:

题目描述

【题目】2017年1月3日,为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精神教育部要求:在2017年春季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凡“八年抗战”字样,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字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中国抗日战争的全过程来看,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共十四年抗战历程:前六年(从1931年至1937年)是局部抗战,战事主要在东北、华北及上海等地…后八年(从1937年至1945年)是全国性抗战,是前期局部抗战的延伸和发展,也是中国以全国之力全面抗击并最终战胜日本侵略者的决战阶段。

——朱汉国《明确“十四年抗战”概念有重要意义》

材料二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在那场惨烈的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习近平(2015年9月3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十四年抗战概念”提出的史实依据列举侵华日军制造的惨案(罪行)。

(2)据材料二,归纳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主要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明确十四年抗战概念”的重要意义。

答案解析

(1)关于“史实依据”,结合所学,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抗战胜利,恰好14年。关于“侵华日军制造的惨案”,可列举南京大屠杀等。(2)由材料“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可得出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由材料“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可得出民族牺牲巨大。(3)结合所学,可以从日本侵华本质和危害、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过程和中国抗日战争的地位和意义等角度分析说明。

(1)史实依据: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战。1945年日本投降,抗战胜利。惨案(罪行)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细菌战。(2)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民族牺牲巨大。(3)有助于理解日本侵华本质和危害;有助于全面了解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全过程;有助于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意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