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近代以来,西方文明在于中国的直接对抗时,表现出破坏性

题目描述

【题目】    近代以来,西方文明在于中国的直接对抗时,表现出破坏性大于建设性,给中国人留下了构建新秩序的艰巨任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场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这个时期中较进步的中国人也确信,除了坚船利器以外,中国从西方没有多少东西可学。

——摘编自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中的“运动”是指近代中国哪一重要事件?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这一事件的主要历史功绩。

材料二 中国在……战争中的败绩,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官员意识到了这场运动的局限性,必须扩大现代化的纲领,把政治改革也包括进去。康有为等鼓动皇帝遵循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的方式,建立一种融中西诸因素于一体的混合政体。

——摘编自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

(2)材料二的“战争”是指哪次战争?皇帝是指清朝哪位皇帝?他们要建立的“混合政体”是什么?

材料三一个西方式的共和国建立了,在四千年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废除了由帝王统治的王朝。民国的创立并未带来人们期望的和平与秩序,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逐渐相信,如果不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社会。

——摘编自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

(3)材料三中废除了 “帝王统治的王朝”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当时知识分子为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采取了什么重要行动?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近代中国人构建新秩序的认识。

答案解析

(1)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步(或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2)甲午战争:光绪帝:君主立宪制。(3)辛亥革命:发动新文化运动。(4)认识:中国的近代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由工业化开始,逐步深入到政治、思想文化领域:中国的近代化与民族危机密切相关。(言之有理答出两点即可)

(1)依据材料一“这场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这个时期中较进步的中国人也确信,除了坚船利器以外,中国从西方没有多少东西可学”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学习外国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2)依据材料二“中国在……战争中的败绩,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官员意识到了这场运动的局限性,必须扩大现代化的纲领,把政治改革也包括进去。康有为等鼓动皇帝遵循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的方式,建立一种融中西诸因素于一体的混合政体”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康有为和梁启超主张进行变法,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的整体,得到光绪皇帝的支持。(3)依据材料三“一个西方式的共和国建立了,在四千年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废除了由帝王统治的王朝”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废除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当时知识分子为进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采取了新文化行动。 (4)综合上述材料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近代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国的近代化由工业化开始,逐步深入到政治、思想文化领域:中国的近代化与民族危机密切相关。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