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7 20:14:29

近代以来,中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在曲折中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回

题目描述

【题目】近代以来,中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在曲折中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修改后的宪法草案,经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0次会议通过,1954年6月14日公布,交全国人民讨论。参加讨论者有1.5亿人,提出118万多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宪法起草委员会再次修改,9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34次会议讨论通过,然后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9月20日出席会议的代表以无记名投票方式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正式诞生。

——朱健华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纪事本末》

材料三第一章总纲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具有什么实质意义?

有人说1912年的中华民国是美国的“仿制品”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有何历史意义?

(2)请写出材料二中宪法的特点。这部宪法体现了哪两大原则?指出该宪法颁行的意义。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确立了哪三大政治制度。

 

答案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建设。从《临时约法》、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等方面来分析。(1)“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是对原来皇权至高无上的彻底的颠覆,实质上否定了君主专制的合法性。第二问说美国的政体的 “仿制品”实质上说的是中华民国政体的学习借鉴美国政体的地方可以从总统制和三权分立等角度进行分析。《临时约法》颁布的意义要从推动民主观念深入人心等角度进行分析。(2)1954年宪法是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宪法体现了鲜明的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成立的三大制度是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的统治。仿制品:采用美国的民主共和政体;权利结构也体现了制约与平衡的原则。从法律上宣告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2)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3)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