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材料二  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师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

——“明定国是”诏书

材料三  颠覆满清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

材料四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赛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1)材料一是李鸿章对什么运动的反思?(2分)李鸿章等人筹建了三支新式海军,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哪个?(2分)

(2)材料二是由哪位皇帝颁布的诏书?(2分)由此展开了什么事件?(2分)

(3)材料三是首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就职的誓词。为“巩固中华民国”,这位临时大总统颁布了哪一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2分)

(4)据材料四,陈独秀等人高举“德先生”和“赛先生”两面大旗,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2分)请再列举这一运动中的两位代表人物。(4分)

(5)概括上述几次运动的总体发展趋势。(2分)

 

答案解析

(1)洋务运动。(2分)北洋舰队。(2分)(2)光绪帝。(2分)戊戌变法(百日维新)。(2分)(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分)(4)新文化运动。(2分)李大钊、胡适、鲁迅等。(答出两个即可,4分)(5)由学习西方技术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意思相近即可,2分)

(1)根据材料一中的“练兵也,海军也”“李鸿章”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李鸿章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洋务派组建新式洋枪队,淘汰传统兵器,采用西式兵操练兵,使清朝军队的武器和战术逐渐发生变化,还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新式海军,其中北洋舰队规模最大。(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1898年是农历戊戌年,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戊戌变法”,由于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又被称为“百日维新”。(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就是第一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4)“德先生”和“赛先生”的说法,是由“民主”和“科学”两个英文名词词头的译音而来,“德先生”即民主,“赛先生”即科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胡适、李大钊、鲁迅等都热情宣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5)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这样一个近代化探索历程经历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过程。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