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2 19:05:04

人类文明是多样的,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阅读材

题目描述

【题目】人类文明是多样的,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明起源)

材料一  从公元前数千年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一——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黄河—长江等流域的人们,开始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

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诗经》《论语》《一千零一夜》、模形文字、阿拉伯数字、造纸术、印刷术……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习近平在亚洲文明时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2019年)

(1)除了中华文明之外,材料一中还提到了哪些亚洲文明?

(2)请从材料一中找出一项与古代印度河—恒河流域有关的交流互鉴的文明成果。

(管理文明)

材料二  对于当时雅典的政治制度,伯里克利曾经作过这样的表述:“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但我们是他们的榜样。我们的政体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多数人手中。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节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拔,担任公职,这是作为对他优点的奖赏,跟特权是两码事。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任何人都可以有益于国家……”。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第一编》

(3)依据材料二,归纳伯里克利所说的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4)你是否认同伯里克利所言“行政权不是掌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多数人手中”?为什么?

材料三 

(5)上述材料反映两个国家的管理措施,其治国措施有哪些相似之处?

(宗教文明)

材料四  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罗马主教利用各地分裂割据、王权软弱的机会,逐步扩张权力,到8世纪前后形成教皇制度,成为西欧基督教会的最高首脑。罗马教皇的存在,使西欧形成一个独立的教会体系。根据西欧的惯例,世俗权力来自上帝,所有信众的精神生活归教会掌管。到10世纪前后,西欧各地纷纷出现了封君封臣制度……11世纪前后,教会作了一系列努力,把它的道德上的权威扩展到每一位世俗人士身上,而不管他的社会地位的高低。

——摘编自徐鹤森《中世纪的教权与王权》

(6)阅读材料说说中世纪西欧教会与王权的关系。

 

答案解析

(1)依据材料一“生活在底格里斯河一——幼发拉底河“可知对应的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依据材料一“印度河—恒河”可知对应的是古印度文明。(2)结合所学知识,古代印度河—恒河流域对应的是古印度文明,而古代阿拉伯人充当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如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使用的“阿拉伯数字”。(3)依据材料二“我们的政体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多数人手中”可知权力掌握在多数人手里;依据材料二“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节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可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据材料二“一个公民只要有任何长处,他就会受到提拔,担任公职……贫穷也不再是障碍物……”可知只要对国家有贡献的公民,无论贫富都能担任公职。(4)结合所学知识,伯里克利所言“行政权不是掌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多数人手中”并不准确,当时只有雅典成年男性公民有参政权,占人口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因此雅典民主政治的范围实际上是有限的,实际上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5)题干材料分别反映的是古巴比伦颁布《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印度实行种姓制度,从《汉谟拉比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而“种姓制度”把印度人划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等等级。因此其治国措施的相似之处是将社会划分成不同等级,不同等级社会地位不同;利用宗教。(6)依据材料四“罗马主教利用各地分裂割据、王权软弱的机会,逐步扩张权力”可知教会势力强大、王权相对衰弱;依据材料四“根据西欧的惯例,世俗权力来自上帝,所有信众的精神生活归教会掌管”可知君权神授;依据材料四“教会作了一系列努力,把它的道德上的权威扩展到每一位世俗人士身上,而不管他的社会地位的高低”可知王权受到教权的限制。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印度文明(2)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使用的“阿拉伯数字”(3)权力掌握在多数人手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要对国家有贡献的公民,无论贫富都能担任公职。(4)不认同。只有雅典成年男性公民有参政权,占人口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5)相似之处:将社会划分成不同等级,不同等级社会地位不同;利用宗教(6)教会势力强大、王权相对衰弱;君权神授;王权受到教权的限制。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