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读以下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以下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翻译:天子到诸侯那里去叫作巡狩,诸侯朝见天子叫作述职。(诸侯)就是讲述自己的工作情况,……一次不朝见(天子),就降他的爵位;两次不朝见,就削减他的封地;三次不朝见,就派军队去。)

——《孟子•告子》

(1)孟子所讲述的是什么政治制度?根据材料,诸侯有什么义务?

材料二  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为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率蜀地人民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都江堰。在途经灌县的岷江修鱼嘴,分为内、外江,调节两江水量,枯水季节将水调入内江,以利用灌溉,涨水季节将水调往外江,保证灌县县城的安全。

——摘编自赵毅主编《中国古代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李冰主持建造都江堰的作用。再举一例秦朝兴利避害、惠及后世的水利工程。

材料三 

(3)依据材料三说当时农业生产领域出现的什么新现象?

 

答案解析

(1)分封制,定期觐见或缴纳贡物(2)防洪、灌溉,灵渠(3)出现了铁制农具和牛耕

(1)依据材料一“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西周时期,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所以孟子所讲述的是政治制度是分封制,根据材料“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的信息可知,诸侯的义务是定期觐见或缴纳贡物。(2)根据材料二“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为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率蜀地人民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都江堰。在途经灌县的岷江修鱼嘴,分为内、外江,调节两江水量,枯水季节将水调入内江,以利用灌溉,涨水季节将水调往外江,保证灌县县城的安全”的信息可知,李冰主持建造都江堰的作用是防洪、灌溉的作用,秦朝兴利避害、惠及后世的水利工程是灵渠。(3)依据材料三的图片信息,依据所学可知,春秋末年,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我国至迟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