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1 17:09:41

2016年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

题目描述

【题目】2016年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某校九(1)班同学围绕“慈善”话题开展了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其中。

【片段一】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草案。《慈善法》立法过程历经11年,全国人大在起草法律草案时反复征求专家意见,并和社会公众充分互动。

(1)材料体现了全国人大怎样的地位和职权?慈善法的立法过程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哪些内容?

【片段二】近年来企业和明星诈捐等丑闻让慈善公信力极大透支。做慈善也不能“任性”,要三思而后行。

(2)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做到三思而后行?

【片段三】同学们观看了2015感动中国颁奖典礼,深受感动。小明上网随意找了一家自称是专门救助“自闭症”儿童的公益网站,准备注册自己的姓名、身份证等个人信息,并打算用微信把零花钱汇到指定的银行帐户上,不料,老师知道后,立即要求小明暂停……

(3)你认为接下来,老师应该对小明说些什么?

 

答案解析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行使最高立法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最高决定权。题干中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体现的是最高立法权;联想“反复征求专家意见,并和社会公众充分互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哪些内容有关:是民主、公正、法治。(2)审题明确此题考查的是如何做到三思而后行?通过审题知道此题是从个人的角度考查如何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联想其相关知识点,根据分值判断并梳理知识点,正确书写答案即可。(3)认真阅读材料,找关键词分析“随意”体现的是没有正确认真对待;“准备注册自己的姓名、身份证等个人信息,并打算用微信把零花钱汇到指定的银行帐户上”体现的是没有对自己的行为后果做出正确判断。因此老师知道后,立即要求小明暂停,会告诉他:青少年要关心社会、亲近社会、乐于奉献、树立责任意识等;同时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保护自己的隐私等

(1)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权;民主、公正、法治(三选二)。(2)判断不得分,怎样三思而后行?(3)青少年要关心社会、亲近社会、乐于奉献、树立责任意识等;同时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保护自己的隐私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