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14:54:51

启蒙运动发生在17、18世纪的欧洲,最初产生在英国,而后发展

题目描述

【题目】启蒙运动发生在17、18世纪的欧洲,最初产生在英国,而后发展到法国、德国与俄国; 此外,荷兰、比利时等国也有波及,启蒙运动的影响巨大。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唯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提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1)依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理性”思想的变化。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时代背景,从中国角度分析明清时期的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的原因。

答案解析

(1)起因:依据材料一中“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唯一可行的方法”等信息,可知材料认为科学与知识进步促成启蒙运动。变化: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时期“理性”思想主要是肯定人性、尊重人的价值,到启蒙运动时期则发展为提倡科学与自由平等。(2)原因:依据材料二“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只限于“修补封建专制制度”等信息,结合时代背景,从中国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程朱理学控制到经济基础尚未形成等角度分析明清时期的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原因。

(1) 起因: 科学与知识进步促成启蒙运动。变化: 从肯定人性、尊重人的价值发展到提倡科学与自由平等。(从崇拜人性发展到崇拜理性) (2)原因:明清时期的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压制早期民主启蒙思想; 程朱理学(或答儒家学说) 占统治地位。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