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题目描述

【题目】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献山雉①为凤凰

楚人有担山雉者,路人问曰:“何鸟也?”担雉者欺之曰:“凤凰也。”路人曰:“我闻有凤凰,今始见之。汝贩②之乎?”曰:“然。”买以十金,弗与。请加倍,乃与之。

将欲献楚王,经宿③而鸟死。路人不遑④惜金,惟恨不得以献楚王。国人传之,咸以为真凤凰。贵欲以献之,遂闻楚王。楚王感其欲献于己,召而厚赐之,过于买鸟之金十倍。

(注释)①雉:俗称野鸡。②贩:卖。③经宿:经过一夜。④不遑:来不及。

【1】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楚人/有担山雉者

B. 我闻/有凤凰

C. 楚王/感其欲献于己

D. 过于/买鸟之金十倍。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始(_____________)

(2)与(______________)

(3)咸(____________)

【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路人不遑惜金,惟恨不得以献楚王。

(2)贵欲以献之,遂闻楚王。

【4】简要分析文中的三个人的人物形象。

(1)担雉者:

(2)路人:

(3)楚王:

答案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断句错误的一项B。改为:我/闻有凤凰。此题要注意把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划开。【2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都是古今异义词,如“始”:才。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遑”“恨”“贵”“闻”等字词的翻译。【4把握好文言文的人物形象,概括人物的性格的特点,我们可以分析具体事件,因为事件可以反映人物的品格;分析各种描写,因为通过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凤凰也”“买以十金,弗与。请加倍,乃与之”是写担雉者奸诈,欺骗他人。再如“路人不遑惜金,惟恨不得以献楚王”是写路人的鲁莽,忠君的性格。再如“感其欲献于己,召而厚赐之,过于买鸟之金十倍”是写楚王的心怀感动,厚待忠己者的品格。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译文:楚地有人挑着一担山鸡,路人问他:“这是什么鸟啊?”挑担的人撒谎说:“凤凰。”路人说:“我听说凤凰已经很久了,到今天才算真正见到,你肯卖吗?”担鸡者说:“可以。”路人就用千金来买,挑担人故意不卖,路人用加倍的钱,才买得“凤凰”。  这个人准备把“凤凰”献给楚王,因路途遥远,几天后“凤凰”死掉了。路人并不可惜2000金,只是遗憾不能用来献给楚王了。到了国都,大家传看,都认为是真凤凰,很珍贵,应当想法献给大王。楚王听说此事,很感激路人对自己的诚意,就召见他,用10倍于买凤凰的钱赏赐了他。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