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材料一:语文课上老师念错了一个字,细心的王玲发现了,站起来说

题目描述

【题目】材料一:语文课上老师念错了一个字,细心的王玲发现了,站起来说:“老师,你念错字了。”没想到老师的脸色一下子变了,“怎么会呢?我怎么会念错,一定是你搞错了。你好好听课,不愿意听就出去。”王玲本想辩解,可是一下子被老师的表情吓住了。

材料二:自习课上,班内的同学可欢了,有说的,有笑的,还有追逐打闹的,教室里乱作一团,班长王强勇敢地站起来维持秩序,他大喊:“大家静一静,好好学习好不好?”巧合的是班主任也走进来,正好看到班长站着说话,班主任生气了,“好啊,你还是班长,带头捣乱啊,你是存心把我们班搞得一塌糊涂啊。”班长本想辩解,可看到老师正在气头上,就什么也没说,等到下课,他走进了老师的办公室……

(1)材料一、二中的两人遇到了什么问题?他俩的处理有什么不同?

(2)他俩的处理方法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案解析

(1)材料一中的王玲给老师指正错误,却受到老师的指责。材料二中的班长被老师误解。王玲当面指出老师的错误,让老师难堪了。班长受到了老师的误解,但他没有当时就解释,而是等过后再找个合适的时机去找老师解释。(2)①当老师出错的时候,我们应巧妙地提醒老师,指出老师的错误时,要把握时机,分清场合;语言平和,注意分寸;坦诚相待,多一点宽容,言有分寸;可以借助书信等方式提醒等,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②被老师误解了时,先保持沉默,谅解老师。然后找适当的机会与老师交流沟通,向老师说明事情真相。

试题分析:(1)依据题干材料,材料一中的王玲给老师指正错误,却受到老师的指责。材料二中的班长被老师误解。王玲当面指出老师的错误,让老师难堪了。班长受到了老师的误解,但他没有当时就解释,而是等过后再找个合适的时机去找老师解释。依此作答。(2)依据怎样对待老师工作中的差错作答。依据教材知识,当老师出现错误的时候,我们应巧妙地提醒老师,指出老师的错误时,要把握好分寸,分清场合,语言要平和、注意分;坦诚相待,多一点宽容;可以借助书信等方式提醒等。被老师误解时,先保持沉默,谅解老师,再寻找合适的时机与老师进行沟通,向老师说明真相。我们要把握的原则,是既让老师知道自己出现了过错,也会给老师留足面子。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