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11 09:49:47

(题文)2017年5月2日,郑州医生杨欢因在电梯内劝阻段肖礼

题目描述

【题目】(题文)2017年5月2日,郑州医生杨欢因在电梯内劝阻段肖礼抽烟,两人发生争执。十多分钟后,69岁的段肖礼突发心脏病死亡。段肖礼的妻子将杨欢诉至法院,要求其赔偿死亡赔偿金等共计40余万元。2017年9月4日,郑州市金水区法院做出一审判决,判决杨欢向死者家属补偿1.5万元。段肖礼的妻子不服一审判决,上诉至郑州市中院。   

     郑州市中院审理查明,事件发生过程中,段肖礼未能控制情绪,发作心脏疾病不幸死亡。杨欢比较冷静、克制,其劝阻行为未超出必要限度,没有侵害段肖礼生命权的故意或过失,属于正当劝阻。因此杨欢不应承担侵权责任。郑州市中院二审公开宣判,撤销要求杨欢补偿死者家属1.5万元的民事判决;驳回诉讼请求。

阅读上述案例,结合所学《思想品德》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二审的改判有何积极意义?

(2)请从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角度,说明我们应如何面对侵犯公共利益的行为?

答案解析

(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具有一定开放性,难度中等。解答意义类问题,要注意认真考虑“这件事对谁有意义,有什么意义”。在室内公共场所吸烟,不仅会危害到自己和他人的身体健康,也不符合相关规定。材料中的杨欢医生劝阻段某在电梯内吸烟,既是为段某考虑,也是为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公共场所的秩序,因此法院从一审 “判决杨欢向死者家属补偿1.5万元”,到二审“撤销要求杨欢补偿死者家属1.5万元的民事判决”。法院的这种改判,对于鼓励人们明辨是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法治建设,都有重要意义。只要学生从上述角度中任选两个角度进行说明,言之有理即可。(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难度中等。题目要求运用“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的知识,说明公民如何对待破坏公共利益的行为。解答问题时,首先应说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有什么关系,然后再说明公民应该怎么做。只要学生运用的观点正确,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1)二审的改判体现了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维护了公平正义,有利于建设法治国家;弘扬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鼓励人们明辨是非为人正直,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权利和义务互为条件、互相依存。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履行维护公共利益的义务,同侵犯公共利益的行为作斗争;另一方面我们要学会正确行使权利,不能违反法律和道德的要求。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