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2021-08-01 17:49:24

农业是古代中国的立国之本,历代改革者都非常重视农业。阅读下列

题目描述

【题目】农业是古代中国的立国之本,历代改革者都非常重视农业。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

——摘自《商君书》

材料二? 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衙前等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原不负担差役的官户、女户、寺观,要按同等户的半数交纳钱,称助役钱。

——摘编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事商贾”带来的危害及商鞅变法中经济政策的指导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形成这一思想的经济根源。

(2)材料二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什么惠农措施?分析其实施的主要目的。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政治和经济的角度归纳上述改革措施的相同历史作用。

答案解析

(1)危害:根据材料“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可知,“事商贾”会导致在与诸侯争霸中将处于不利地位;材料中认为“事商贾”会导致“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而从事商贾的人少,“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可见“事商贾”会导致农业劳动力减少,影响农业生产和兵源,难以实现富国强兵。指导思想:从作者对“事商贾”的危害中分析,不难看出作者主张重农抑商。经济根源:根据所学,重农抑商思想产生的根源是小农经济。(2)措施:根据材料中“助役钱”以及“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可知该措施为免役法(募役法)。目的:根据所学,王安石实行免役法的首要目的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同时减轻农民差役负担,保证农业生产时间。(3)作用:政治:根据所学,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都代表了地主阶级利益,因此其变法有利于维护地主阶级利益,巩固封建专制统治。经济:王安石变法和商鞅变法都主张发展农业,保护小农,以利于固本富国,可见两次变法在经济上都能够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促进农业发展。

(1)危害:导农业劳动力减少,影响农业生产和兵源,难以实现富国强兵;在诸侯争霸中将处于不利地位。指导思想:重农抑商;经济根源:小农经济。(2)措施:免疫法(募役法)。目的: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减轻农民差役负担,保证农民生产时间(3)政治:有利于维护地主阶级利益,有利于巩固封建专制统治。经济:增加国家财收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