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建设“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是中

题目描述

【题目】建设“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为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国的对外交往史历经荣辱兴衰,见证了民族复兴之历程。

材料一:唐朝对外主要交通示意图

材料二:在宋代,海外贸易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为了能征收关税,将对外贸易限制在某些官方控制的大港口的制度开始于8世纪。在宋代,这些关税成为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

——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三:丝绸之路于西汉开通,当时以陆路为主;唐朝时,对外交往活跃,丝绸之路水路并重,全面繁荣;明初,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

材料四:(清朝时期)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仅于广州一处口岸,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转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

——摘自(美)基辛格(论中国)

(1)结合材料一“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列举一例唐朝对外交往有关史实。并说明唐朝政府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2)材料二中说“在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最重要的技术条件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明朝哪位皇帝最早派遣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什么哪里?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指出清朝“与外界隔绝”采取的政策是什么?说说该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

(5)根据以上对外交往的史实,以古为鉴,谈谈你对我国对外交往政策的认识?

答案解析

(1)玄奘西行天竺、鉴真东渡日本;实行对外开放政策(2)指南针的发明(3)明成祖;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4)闭关锁国;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使中国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未能适时地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5)开放则兴,封闭则衰;要坚持对外开放;要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对外交往。

(1)由“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结合所学,唐朝对外交往的史实包括:玄奘西行天竺,鉴真东渡日本。唐朝时,鉴真应日本僧人的约请,东渡日本传播佛法,并将唐朝的建筑技术、医药知识、绘画等传给日本,传播了中华文化。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促进了中印之间的交流。唐朝政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2)材料二中“在宋代中国人逐渐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最重要的技术条件是指南针的发明并应有于航海。(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初期,国家安定,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交流。(4)据材料四“清朝时期,外国商人入境中国受到严格限制。与中国的通商是季节性的,仅限于广州一处口岸,且管制甚严。他们不得进入中国内地,种种规章制度专为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而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与外界隔绝”采取的政策是闭关锁国政策。清初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清朝统一台湾后,开放四个港口,后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使中国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未能适时地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5)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开放则兴,封闭则衰;要坚持对外开放;要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对外交往。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