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
1970-01-01 08:00:00

我国农耕文化源远流长,为璀璨的中华文化以及世界文化作出巨大贡

题目描述

【题目】我国农耕文化源远流长,为璀璨的中华文化以及世界文化作出巨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的考古发现可以证实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什么居民?这些原始农耕居民生活在什么流域?

材料二:

(2)材料二说明了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领域的什么新变化?结合所学,谈谈这些新变化对当时的社会生产力产生什么影响?

材料三:

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尤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3)根据材料三总结农业发展与秦国崛起的关系?结合所学,说说注重农业的秦国在战国后期兴建了哪一项沿用至今的水利工程?

材料四:

韩非主张农耕政策,他指出“仓廪之所以实者,耕农之本务也”(《韩非子》)。从韩非起,我国就明确提出以农为本。

(4)材料四中的人物“韩非”是战国时期什么学派的代表人物?请根据材料归纳韩非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谈谈韩非还有哪些思想主张?

(5)综合以上四则材料,结合现实来谈谈你对农业发展的认识?

答案解析

(1)河姆渡居民;长江流域(2)铁农具和牛耕出现;提高农业生产力(3)农业发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都江堰(4)法家;以农为本;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5)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部门;要适时进行改革,减轻农民的负担;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无农不稳等

(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反映的是河姆渡居民;河姆渡人距今约7000年,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他们最早种植水稻,使用磨制石器,如骨耜等。(2)材料二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提高农业生产力。(3)依据材料三“耕战之赏,虽非古道,尤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和所学知识,农业发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守李冰在成都平原主持修建水利工程都江堰,至今仍在发挥作用。(4)结合所学知识,材料四中的人物“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依据材料“仓廪之所以实者,耕农之本务也”可见体现了以农为本的思想。除此之外,韩非还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5)开放性问题,可以从农业的地位等角度分析回答,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部门;要适时进行改革,减轻农民的负担;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无农不稳等。

加载中...
AI正在思考中,请稍候...